当前,“入园难入园贵”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、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。教育规划纲要提出,到2020年,普及学前一年教育,毛入园率达到95%,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,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。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一直在不断探索破解“入园难入园贵”的良方。
“入园难入园贵”问题的出现,与我国工业化、城镇化进程中人们对幼儿教育资源的需求与幼儿教育资源不足有关,更与2003年以来国家关于学前教育以“政府办园为示范,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”的政策导向带来的公办园改制、退出,将学前教育推向市场有关。
当时,许多地方政府深感保障义务教育的压力巨大,对学前教育的发展有无力顾及之感,不仅不反对而且支持公办园改制,认为学前教育是非义务教育,主要靠民办。从全国来看,2009年共有幼儿园13.8万所,比1995年减少了23.3%。2009年教育部门办园、企事业单位办园和集体办园等普惠性资源只有4.9万所,比1995年的15.9万所减少了2/3。2009年全国农村普惠性幼儿园只有2.76万所,比1995的10.67万所减少了近3/4。
导致“入园难入园贵”的根本症结,在于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。其结果,一方面,导致公办幼儿园过少,无力满足幼儿入园需求;另一方面,导致政府对幼儿教育的主导力度降低,带来幼儿入园收费过高。
|